【本报南昌电】初夏的赣鄱大地,剑风猎猎,日前,2024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拉开战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击剑选手齐聚这座英雄城市,将在为期数日的赛事中展开激烈角逐,以剑会友,共赴一场速度、技巧与智慧的较量。
清晨的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早已人声鼎沸,场馆内,一条条剑道整齐排开,银光闪烁的剑刃与选手们矫健的身影交织成一幅动感画卷,据赛事组委会介绍,本届联赛覆盖了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设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及公开组等多个年龄组别,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8岁到50岁不等,既有初出茅庐的少年剑客,也有经验丰富的业余高手,整个赛事预计进行超过5000场对决,规模为历年之最。
“这是俱乐部联赛首次落地南昌,我黑白直播官网们看到了击剑运动在中部地区的蓬勃生命力,”中国击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3000余人的参赛规模,不仅体现了击剑运动日益增长的影响力,也反映出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普及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,让更多人了解击剑、爱上击剑。”
在U12男子花剑小组赛现场,来自上海某俱乐部的11岁选手小李神情专注,尽管面罩遮住了他的表情,但凌厉的出剑和灵活的步法透露着超越年龄的沉稳。“我练剑三年了,第一次参加全国赛,”赛后,他略带腼腆地说,“这里的对手都很强,每一剑都要全力以赴,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。”
在成人组比赛中,45岁的银行职员王先生刚刚结束了他的首场重剑较量,作为击剑运动的“高龄”爱好者,他已是连续第五年参加全国俱乐部联赛。“击剑让我找回了青春的激情,”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笑道,“这项运动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比拼,更是脑力的博弈,每次破解对手的战术,都像下赢一盘精彩的棋。”
本届赛事在裁判系统和赛事管理上实现了全面升级,电子裁判器与国际剑联认证的计时系统配合,确保每剑判罚的精准公正,赛事首次启用“智慧签表”系统,选手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实时查看对阵信息和比赛进度,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。
“科技的应用让比赛更加流畅透明,”技术裁判长介绍道,“比如在佩剑比赛中,剑尖接触的有效压力、优先权判断等关键数据都能被系统精准捕捉,既保障了公平竞争,也提升了观赛体验。”
看台上,来自南昌本地的观众刘女士带着女儿专注观赛。“孩子在学校击剑兴趣班学了一年,特别崇拜这些选手,”刘女士说,“现场感受比赛氛围,比看电视转播震撼多了,她说明年也要报名参赛呢。”
随着“双减”政策的深入推进,击剑作为兼具竞技性、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运动,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和家庭的青睐,据统计,近五年来,国内击剑俱乐部数量以年均15%的速度增长,目前已超过800家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指出:“承办如此高水平的全国性击剑赛事,对本地体育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,我们期待以剑为媒,推动南昌全民健身事业迈向新高度。”

赛场外的体验区也人气爆满,多家运动品牌设置了击剑装备展示和体验活动,吸引众多观众一试身手,某知名剑具品牌经理透露,今年上半年其青少年击剑装备销量同比增长逾三成,“击剑热”正在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快速蔓延。
beyond输赢,击剑运动蕴含的礼仪文化与体育精神同样熠熠生辉,每场比赛开始前的敬礼,结束后的握手致意,都是这项古老运动的精神传承。
“击剑教会孩子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的态度,”一位来自北京的教练感慨道,“我看到有孩子输了比赛后流泪,却依然郑重地向裁判和对手行礼,这种成长比金牌更珍贵。”
夜幕降临,首日赛事暂告段落,但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的灯火依然通明,明日,更多剑客将踏上这片赛场,用手中的剑划出属于自己的弧线,他们的身影,正勾勒出中国击剑运动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;他们的梦想,随着每一次进攻与防守,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尽情绽放。

这场全国击剑盛会不仅是一场竞技的比拼,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、一次梦想的启航,随着赛程的推进,更多精彩还将继续在英雄城上演,为中国击剑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